媒体聚焦CHINA NISHAN ACADEMY
CONFUCIUS AND MENCIUS CEREMON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山东省泗水县:乡村儒学讲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坐落于泗水之畔的山东省泗水县素有“洙泗渊源之地、圣化融液之区”美誉。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泗水县通过开设“乡村儒学讲堂”,为村民讲授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为新时期文明乡风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乡村文明缺失唤起学者责任担当

2008年10月,在距离孔子诞生地夫子洞村不足800米的泗水县北东野村,一所致力于儒学研究传播的社会机构——尼山圣源书院正式挂牌成立,荟集起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形成了阵容强大的高端学术团队,先后举办了3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多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迅速成为全国性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

2012年底,书院专家在对书院附近的北东野村、夫子洞村、周家庄等几个村子调研时发现:有的老人住的房子是最差的,被称为老人房;有人不仅不愿意负担父母的生活费,就连每年几十元的新农合费用都不愿替父母缴。北东野村一位老人,儿子不尽赡养义务,80多岁了还下田干活,一次晕倒在田里,第二天才被发现;另一个村的一位妇女,竟当街打婆婆巴掌;附近几个村小偷小摸、打架吵闹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传承数千年的乡土文化,培育传统乡村忠孝仁厚的良好风俗,如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学者们陷入了深深的忧思。

在宣传部门的支持下,尼山圣源书院的学者们决心从儒家文化中挖掘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学者们认为,光建书院还不够,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历史典籍、象牙塔里和学术研讨中,必须以书院为平台,把优秀传统文化送到村里,送到老百姓家里,种到老百姓心里,于是在村里开办儒学讲堂,用优秀传统文化滋润乡村文明的想法出现了。

门口讲堂叩开群众心扉

2013年1月16日,第一堂乡村儒学讲堂在尼山圣源书院开讲,主要面向北东野村的村民。

讲课前,在书院里等待的几位专家心里没底儿,多少人能来听课?计划的每两周一次的课能不能有群众坚持?在大喇叭里招呼大伙的村支书庞德海心里也嘀咕:“不少乡亲只有小学文化,他们那思想,就像块大石头、大冰块,撬不动,化不开,能听进去教授们的讲课吗?”据一位专家回忆说,最初将村民动员进课堂并听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乡亲问:办班收钱吗?课本收费吗?等等。有的村能用大喇叭召集乡亲们,有的村没有大喇叭,就只能靠村干部挨户叫人。为了鼓励他们走进儒学讲堂,除了采取生动活泼的讲课方式外,头几次课还向坚持听完课的村民发放小礼品如肥皂、毛巾等,每次讲课都要点名,并对听课率高的给予奖励。

从孝道入手。村民来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把课讲到农民心坎上。开课后学者们才发现,给农民讲课的难度远远要大于给研究生上课。他们需要平易近人的语言,需要生动活泼的道理,需要深入浅出的引导,一旦听不懂,下次就不会来了。为此,专家学者们从人们普遍关心的孝道开始,不讲道理讲故事,不讲天边讲身边。果然,头一次讲孝道就有不少村民感动掉泪,几场孝道课下来,村民们反映热烈、反响良好,纷纷相互告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些原来不是很孝顺公婆的媳妇也抱着孩子来了,不管怎样,她们还是真心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孝顺自己。

引入礼仪教育。在讲孝道取得良好开局的基础上,专家们开始引入礼仪教育,讲授《论语》、《弟子规》等经典。通过讲课,乡亲们对《弟子规》的人生道理和传统礼仪产生了浓厚兴趣。课堂邀请礼仪专家来给村民演示成童礼、开笔礼、冠礼、婚礼等儒家生活礼仪,并在课堂上教导乡亲们互行礼仪。每次开课前,全体师生向孔子画像行拜师礼,青少年给在座的长辈们行敬长礼,父老乡亲们在课堂上沐浴着礼让之风。

丰富教学形式。面对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学者们采取故事化、生活化、互动化的授课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讲授儒学经典。乡村儒学不是教授们的独角戏,村民变成了学习主体。讲堂将每个村里的村民划分为四、五个学习小组,开展不同小组之间的学习竞赛、《弟子规》背诵比赛,全村村民投票评出孝亲媳妇、模范公婆与和谐家庭,让文明模范现身说法,用农民的话、说农民的事、教身边的人。讲堂还聘请县剧团、志愿演出团、老年大学艺术团等到课堂上表演《借婆婆》、《背公公》等孝亲敬老节目,展播以孝亲人物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设立传统文化宣传栏等,让孝亲在乡亲们心里扎下根。

放下教授架子。满腹经纶的学者为缩小与村民的距离,经常走街串户,与村民闲聊家常,主动帮助困难群众,以真诚态度感染和吸引着朴实的父老乡亲。专家赵法生每次讲完课都要到村民家里坐坐,遇到人家干什么,他就帮着干,人家让吃饭就吃,让喝水就喝。35岁的张颖欣是乡村儒学授课老师中最年轻的一位,每次去泗水讲课的前一晚,她都要把自己的衣橱翻上两三遍,找出最简单、最朴素的衣服穿上:“要让乡亲们接受你的课,就要先让他们接受你这个人。穿得不合群,容易让乡亲们产生疏远感。”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村民们看待学者们的眼光变了——从最初的新鲜与怀疑,到亲近与信任,村民们看见他们,会热情地招呼“讲道的兄弟又来了!”

建立长效机制。儒学讲堂坚持两周一次,风雨无阻,一堂堂讲了起来。开始是一个村,半年后覆盖了整个圣水峪镇,再后来,乡村儒学讲堂走出泗水,走向青州、茌平等地。讲课的老师除一开始的专家学者外,还有一部分是泗水本地的儒学爱好者组成的义工团队,他们中有领导干部、有普通公务员、有退休老教师,还有来自北京、广东、台湾、美国的义工和志愿者也加入其中。

传统文化重启乡村儒韵民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乡村儒学讲堂”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乡亲们朴实、美丽的心灵,老百姓的家风教化、一言一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提升了群众道德素质与文明素养。“乡村儒学讲堂”以传统文化中孝道和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让村民们的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有个叫庞令英的村民,她叔叔是一个82岁的孤寡老人,老人的衣食住行全靠她照顾,秋后她就给叔叔买好保暖内衣,冬天叔叔的心脏病犯了,她又陪老人到县医院治病。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弟子规》不是讲‘事诸父,如事父’吗?”乡村儒学讲堂开展以来,学生见到长者会作揖行礼,村民们彼此都很有礼貌,有的还能背几句《论语》、《弟子规》,谈一些学习体会。许多村民感到自己连说话都有水平了。一次,有人提议要对“好媳妇”进行表彰,一位村民马上说:“对,《弟子规》上说得好:道人善即是善。”有位村民看到邻居在练毛笔字,顺口就说:“你是‘有余力,则学文’”。

改变了乡村的社会风气。家风引领着村风在改变。在开设乡村儒学讲堂的村庄里,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渐渐取代了歪风陋习。北东野村党支部书记感慨地说了5个“少”:现在村里不孝顺的少了,骂街闹架的少了,偷东西的少了,乱倒垃圾的少了,喝闲酒、没事找事的少了,他这个书记也好当了。村民们也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人参加乡村儒学讲堂后的变化,多年不和睦的婆媳变得有说有笑了,多年没人管的老人提前收到儿女赡养费了。退休教师朱柏宜说,原来村里老丢东西,自从乡村儒学讲堂开课后,小偷销声匿迹了,花生晾晒在外面,都不会少一颗。负责村内保洁工作的赵士新反映:“以前一天能清理一二十车垃圾,现在十天半个月才扫一回,垃圾加在一起也装不满一车。”讲道理、守规矩成了群众行为准则的新常态,截至2014年底,当地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8%,信访案件同比下降35%。

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以乡村儒学讲堂为依托,泗水县将乡村文明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全面启动打造“儒风孝道之乡”活动,推动实现孝德传播的多层次升级。在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和家庭,分别开展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命名的儒风孝道活动,把孝德传播由单一的乡村向全社会展开。重点实施了“四百双千”工程,即以孝为主题,举办百场乡村儒学讲堂、百场城市社区公益讲座、百场广场公益演出和百场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评选表彰“千名孝星”,招募千名志愿者开展“儒风孝道”服务。打造“儒风孝道之乡”活动使传统文化传播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在主题上更鲜明,内容上更鲜活,形式上更鲜亮。德润大地,风行草从。各类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形成了向上、向善的力量,先后涌现出身患重病依然照顾6位孤寡老人的最美乡医刘庆民、背着婆婆改嫁的高长青、自愿照顾堂婶50余载的81岁老人陈丙英、照料叔公公和双目失明小叔子的农村妇女韩杰等一大批感人至深的孝亲模范和身边好人。截至2014年底,全县已有中国好人4人、山东好人16人,省道德模范3人、市道德模范8人,各乡镇(街道)、村居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等各级各类孝德模范典型3000多个。




建设单位:青岛市图书馆 中创文教版权所有 建议您使用IE6.0以上版本 1366X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