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前372~前289),中国战国中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幼年丧父,家庭困顿,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学成之后,收徒讲学,游说诸侯,到过梁国(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孟子曾为客卿数年,因其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终未能得到实施的机会。晚年退居故乡,专心从事教育活动,与他的高足万章、公孙丑等整理《诗经》、《尚书》,阐述和发挥孔子的思想,成《孟子》七篇。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主张天人合一,把“诚”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以天为基石。凡是人力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孟子都归结为天的作用。君子“创业垂统”为的是事业继续,但能否成功则在于天。人的善性来自天赋,人只要反求自身、扩展本性就可以认识天。孟子将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把人伦关系概括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了说明道德规范的内在根据,孟子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他认为,人人内心自然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善端”,称为“四端”。它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所在,是人们善德的开端和潜在可能。只要人们扩充善端,存养善性,坚持不懈,都可以成为尧舜圣人。孟子把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政治的根本。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思想,从“仁义”道德出发推演出“仁政”的政治方案。他把民心的向背看作是政治成败的关键,导出“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的论断。他主张从整理田界开始,采取鼓励生产的措施,给民众以“恒产”,使民安居乐业。他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提出“尚志”的道德教育原则,以及养气寡欲、改过迁善、反求诸己、专心有恒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诸说纷纭。孟子捍卫儒家的思想原则,抨击辩驳别家他说。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得到唐代韩愈及后来大多数儒家思想家的推崇。孟子被推崇为儒家道统的传道人,称为“亚圣”。《孟子》从北宋开始成为儒家的经典,与《论语》、《中庸》和《大学》一起成为士子的必读书。孟子及其思想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