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儒者CHINA NISHAN ACADEMY
CONFUCIUS AND MENCIUS CEREMON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圣贤先儒 > 历代儒者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中国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学者习称濂溪先生。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二程兄弟年轻时曾向他问学,《宋史·道学传》将他列为道学之首。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和《通书》,中华书局出有点校本《周敦颐集》。 
      周敦颐教人寻“孔颜乐处”,倡导一种超乎富贵的精神境界。他被人称赞为“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开了新儒家(见新儒学)的风气。他依据儒家经典《周易》,建立了一个以“太极”为最高范畴的宇宙论体系,《太极图》和《太极图说》简要地反映了这一体系的基本内容。他说:“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统一于阴阳二气,而阴阳二气又根源于太极。周敦颐把太极作为宇宙的原初东西,“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宇宙在本质上是运动的,“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运动与静止不断交替循环,“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宇宙的构成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事物的变化又是没有穷尽的,“万物化生,而变化无穷焉”。周敦颐还探讨了运动的内部根源问题,提出“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以“神”为运动的内在根源。后来的理学家还把“静而无静,动而无动”作为一种思想模式广泛运用于处理本体论、心性论和修养论的动静问题。《通书》特别重视“诚”,诚不仅是人的本性,最高的道德原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境界,还是成圣的主要方法。周敦颐十分强调“一”与“无欲”的修养。“一”就是不要有任何杂念,“无欲”不是要人禁绝一切感性欲望,而是指在特定修养过程中达到意识静虚状态的必要条件。周敦颐注意人性问题,认为刚、柔、善、恶是人性的几个主要内涵。圣人的本性是“中”,常人则有偏于刚柔善恶,人要改变这些禀性以实现“中”。后来的理学家很重视周敦颐关于人性刚柔不齐的思想,朱熹等人认为刚柔的说法是指“气质之性”。《太极图说》提出了“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表明“主静”是周敦颐修养论的一个主要特色,但他在著作中没有详细加以说明。 




建设单位:青岛市图书馆 中创文教版权所有 建议您使用IE6.0以上版本 1366X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