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儒者CHINA NISHAN ACADEMY
CONFUCIUS AND MENCIUS CEREMON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圣贤先儒 > 历代儒者


真德秀



      真德秀(1178~1235),中国南宋大臣、理学家。朱熹的再传弟子。字景元,后改希元。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浦城(今属福建)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历任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江东转运副使,知泉州、隆兴府、潭州。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擢礼部侍郎、因与权臣史弥远不和罢职。绍定五年(1232)起知泉州、福州,召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端平二年(1235)拜参知政事,卒谥文忠。他以直谏著称,主张恢复中原,同情人民疾苦,为官颇有政声。著作有《大学衍义》、《真文忠公文集》等。真德秀恪守朱熹遗说,并有所发展。他认为仁义礼智之理先于事物而存在,是“天与”之实理,但理不离气,理在事中。他还强调体用不离,学以致用。提倡经史并用,认为学问的目的在于究当世之务。他发挥了朱熹的心性说,把内外体用之学变为“成己成物”之学,主张以成己为体,成物为用。认为心之本体,湛然虚明,全体是仁,仁即天理;只是由于物我之私,使此心昏蔽而不明;经过涵养操存工夫,可达到心与理一,心中之仁可全体复明;由此推己及物,即可亲亲、仁民、爱物,达到万物一体境界。真德秀虽然也讲“格物致知”,主张以读书为本,但又提出了“求仁说”。认为心即是仁,求仁只能反求诸心。他把向自己本心求仁看作学问的最后归宿。他的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心学特点。





版权所有:中创文教 建议您使用IE6.0以上版本 1366X768分辨率

统计数据